最近正值荷花蓮花季,來分享以下一些在網路上找到的攝影技巧
夏荷拍攝技巧
1. 拍荷花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因日出時荷花就開,因此,在早上五點半,陽光不強,光影極佳,荷花開得最美、最有韻味,是拍荷花的最佳時機。
2.
有人拍荷花,這一朵拍一、兩張後就換另一朵,想要一個早上拍十幾朵花,但我個人拍荷花的經驗是,一個早上大概只拍兩、三朵,不多也不少,因我拍攝的時間是
從早上五點半拍到七點半,超過七點半就不拍,因那時花的顏色慢慢會淡,變成淡紅色。花苞像生病似地有氣無力。我可以一個早上拍兩、三朵,因用不同的鏡頭、
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條件來拍,如這一朵花凌晨五點半陽光射入,我會用最佳的角度去拍,不到十分鐘,陽光移動,看的角度不一樣,馬上又要換個角度,甚至可用俯拍、仰拍來變換角度,除用小光圈外,也可用大光圈,因此,一朵花平均都拍七、八張,以不同的效果來拍,當然,同樣的條件起碼拍兩張,因怕風吹花動不清
楚,因此,多拍一張以防萬一。有時,可將花朵拍成大頭照、半身照或全身照,花可在畫面中成不一樣的比例,也可將花放在畫面中的正中央、上方或下方、左邊或右邊,利用各種角度去求變化,洗出來才有辦法去挑選這朵花的最佳形態。
3. <雨荷>在創作上當然與眾不同,但效果未必佳,因雨天沒有光源,況且拍花一定要有光影,才會有立體感;雨天的本身條件不佳,雨一下花瓣會動,拍出來會模糊不清
4.
我未曾拍<夜荷>,
因花到了早上十點以後,花瓣會稍微萎縮,一直要到第二天一大早遇到陽光才會盛開,因此,晚上花的造型不佳。花最美、最鮮艷的時刻是在日出之時,不妨利用低
角度柔和的陽光照射在粉潤的花瓣上拍攝,因它會呈現出細緻的透明感,生動迷人,但隨著太陽升到頭頂上,陽光的反差太大,綻放的荷花反而會含羞帶卻地萎縮,
同時它的嬌容、色澤也沒有像原來那麼鮮豔。拍花不是想像中要怎麼拍就怎麼拍,想拍成什麼就拍成什麼,花的美妙可遇而不可求,必須掌握天時、地利與人和。
- 天時:就是天氣與光線,為何我晚上不拍荷花,因天氣、光線欠佳;
- 地利:就是環境與角度,你想要拍逆光,腳架的位置是否佳?背景好不好?這就需要看環境與角度的配合,若對構圖沒有基本的概念,選擇角度就會有問題,因他不會去觀看畫面是否佳?這就是他的攝影眼還不夠熟練的關係,拍出來的作品就比較吃虧。
- 人和:就是拍攝的技巧、心態、反應與表達能力,這對攝影同好來講很重要。
5.
拍荷花用什麼光圈與速度來搭配,效果最佳?
答: 拍荷花先求對焦準,我是用點測光測在荷花亮的部份,然後加一格(Ev+1),因你用逆光或側光來拍,在亮的地方來測光,沒有光影之處會暗,加一格之後,可以使暗部受光,有層次感;光圈加大
一格,亮部有點過度沒關係,可經由暗房來控制。我平常用光圈先決(Av),光圈16最多,有時也用光圈11,快門速度自動
(約1/30秒左右),曝光比較正確。因此,我拍荷花是以正常曝光,亮部為基準。
6.
很多初學荷花攝影的同好,一般看到花就拍花,拍出來的花沒有立體感,沒有深度。因此,應儘量利用前景,將花放在中景,背景簡潔,才能拍出好作品。
7.
訓練攝影眼,懂得去看花、選花,能將視角45度大場面縮小成1度,不看百花,只是逐一欣賞每朵花,這樣才能看出每朵花美在哪裡?甚至可看出哪些含苞的荷花明天會盛開?因此,今天拍完後會多加留意,明天一早就來此地專拍,才不會浪費時間東找西找。
- 如何看花,先看花之美在哪裡?什麼時候最美?對陽光照射的角度你要瞭解。
- 培養攝影眼的最佳方式,就是選花,培養攝影眼可從專題中去訓練,天天都看一樣的題材,無形中你會發現以各種不同角度拍出好作品。
但要拍出一幅好的荷花作品,應表現出它的生命期,對它的姿態、佈局、背景、採光、光差等都要注意,尤其對荷花的構圖、取景、格調及曝光等需經過作者的心思與靈感的經營歷程,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荷花從花苞到殘荷的每個生命期都值得去拍,最難拍的是殘荷,要拍出幾何形,沒有攝影眼如何去發掘。轉貼出處 http://clie.ws/bbs/blog/antma/index.php?showentry=739


拍攝荷花前要先瞭解荷花習性
一、荷花的生態習性:
1.
水:荷花是水生植物,先天就具備了適應水濕環境的構造,故離開水便無法生存下去。荷花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故江、河、溪邊看不見荷花。其需水量
與品種、 生育期,栽培環境有關,大株形品種水深可1.0~1.2米,超過1.5米便不見立葉,不長立葉不開花,只靠浮葉維持生命,水深1.7米,荷花則絕跡。中小株形品種,只適於20~ 60cm深的水中生長。
2. 溫度:最適合荷花生長的溫度為22~32℃,低於18~20℃則無法結實。
3. 光照:荷花非常喜光,需要全光照的環境。
4. 土壤:湖土為佳,PH值為6.5,厚度20cm以上。
5. 風:喜空氣流通,因根淺、葉大、花重柄細,忌5~6級以上大風。
6. 水生生物:新栽荷花萌發的嫩芽幼葉最忌魚、蝦、龜類啃食。
二、荷花的生長週期:
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性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
在它的生長週期內是先葉後花,花果同時並存,花後隨終止葉的出現而生藕,從而表現出荷花的生長→發育→成熟→再生長的習性。由於台灣氣候適宜,荷花在4月上旬開始萌動,中旬浮葉出現,5月中下旬開始生長立葉,6月上旬開始開花,6月下旬至8月上旬為盛花期,9月上旬為末花期。
三、荷花的花型:
盛開時的荷花,其綠色花萼多已先脫落,此時只要由花冠即可數出花瓣數目。台灣常見的品種,其花型多為單瓣型(花瓣數目<20,稱為單瓣
型;21<花瓣數目<50,稱為複瓣型;51<花瓣數目,稱為重瓣型;另重台型、千瓣型較少見)。
四、荷花的花態:荷花的花態可分為四型
杯狀:花瓣較長,且花瓣較直立而圍成杯狀,約花開第一天
碗狀:花瓣合抱似碗,約花開第二天
飛舞狀:花瓣有上揚、下垂、花態飄逸呈現飛舞狀,約花開第三天
碟狀:花瓣平展如碟,約花開第四天,接近凋零
五、 顏倉吉老師講義重點片段:
◆
荷花攝影,不單單是要拍攝藝術美,還要運用不同的光影效果、造型與打造意境,將荷花視為一種廣泛的生命意像(生老病死),及一種人格化的象徵來拍攝,完成一幅忠實而自然美的層面。荷花最美的時刻是當太陽升起時(約5:00~8:00),柔和的陽光照射在粉嫩的花瓣上,呈現出一種細緻的透明感、生動而迷人;
但隨著太陽角度的上升,陽光的反差漸大,綻放中的荷花,反而會含羞帶怯地收起嬌容,色澤也不似原先鮮豔。
◆ 拍攝荷花必須要有耐心地觀察光影與色彩變化,並等待最佳光線與最佳狀態的出現才能按快門。尤其是在雨過天晴之後拍攝荷花,很能表現荷花不畏風雨、
堅強挺拔 的精神。而在拍攝時,儘量利用低位逆光、側光或測逆光拍攝,有利表現合的型態與質感,也有利控制光影、突出主題、簡潔畫面。如光位過高或順
光,花太亮、色 淡白,沒有深度立體感,效果較差(逆光拍攝才是王道)。
◆ 荷花的造型看似簡單,但一幅好的荷花作品,要表現出荷花的生命,對其姿態、佈局、背景、採光、及光差之處理,皆須兼顧。對所拍攝主體,其構圖、格
調、曝光等,均需經過心思與靈感之經營歷程,始能達到理想境界。
◆ 拍攝荷花,需善用「減法」,勿貪多,善用「前景」,注意「背景」,有雜亂無章的東西,需妥善處理。因此在從事攝影創作時,就必須具備冷靜的頭腦和
敏銳的觀察力,才能獲得優秀的作品。
◆ 荷花攝影,可從「含苞待放」、「盛開」、「凋謝」至「蓮蓬」,其間的變化展現了不同的姿色和風韻,可以捕捉荷花各階段的生命期,不要老是拍盛開的
一面。
六、荷之魅影(陳春隆老師荷花班筆記):
拍攝技巧與注意事項:
1. 角度為攝影的根(善用不同角度去拍攝,不要只是使用平視的角度,躺著、蹲著、趴著都可以試看看)
2. 構圖為攝影的骨架(攝影是減法)
3. 光圈決定主賓體的重要性(誰是主體、誰是賓體)
4. 色彩的搭配需加以斟酌考量
5. 鏡頭的選用可以令表現力倍增
6. 光線的重要與曝光(測光方式的選擇會影響作品)
7. 微距-近攝-景深-焦點的關係與調整
8. 利用荷花、綠葉、影子、蜜蜂、蜻蜓等的搭配
9. 前景深短、後景深長,善用透光綠葉處理前景,活用花式黑卡處理背景
10. 點、線、面、光、影、形、色
11. 以荷喻人,將荷花、荷葉、蓮蓬的各種姿態擬人化
荷花拍攝前的準備:
1. 勘查拍攝場地,並選擇鏡頭的長短
2. 穩定畫質應使用三腳架與快門線
3. 豐富的色彩變化會增加立體感(CPL的使用,CPL不能轉到最暗)
4. 對暗部補光可提升暗部層次(用鏡子補光)
5. 直角觀景器、測光表、接寫環的用處
荷花創作技巧: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想向與思考的融會貫通。荷花創作方法眾多,選擇性專精學習即可,不過還是要親身實作,不然光是看以下的重點提示,還是會不知所云。
1. 凡士林(塗抹便宜保護鏡):
◆顯示荷花的柔美質感並渲染意境
◆創造神奇的幻象意境
◆光線愈強、效果愈佳;光線愈弱、效果愈差
◆大光圈(F2.8)、長鏡頭、效果柔和;中光圈(F5.6~F8)、中長鏡頭、效果最佳;小光圈(F16)、廣角鏡、放射效果強烈
◆色澤愈淺白、擴散效果愈明顯;色澤愈深暗、擴散效果愈薄弱
◆廣角鏡塗抹凡士林時,需用指尖拓印輕壓;中望遠鏡塗抹凡士林時,需用指尖壓移、可大範圍塗抹
◆塗抹效果:圓圈=>放射、點拓=>柔化、橫向=>上下、直向=>左右
◆清理凡士林時建議由外向內清理
2. 自製柔焦鏡片效果(保護鏡噴水):
◆長鏡頭,大光圈,呈現柔焦效果
◆廣角鏡,小光圈,呈現圈狀效果
3. 花式黑卡:背景與主題相差1.5公尺以上的距離比較適合使用
花式黑卡
4. 甜甜圈散景(反射式鏡頭的效果):
甜甜圈散景-圓形黑卡應用
5. 神奇的鏡片補光:提升荷花逆光時的暗部細節呈現
6. 脫焦結焦(重複曝光2次):
◆先脫焦,再結焦;脫焦時,要脫前焦,不能脫後焦
◆脫焦結焦的組合,效果都不同
脫焦 結焦
-------------------------------
大光圈 大光圈
大光圈 小光圈
小光圈 大光圈
小光圈 小光圈
7. 單焦距拍攝(拍攝一次,在拍攝時轉動對焦環):
◆有焦(1/3 快門)=>無焦(2/3 快門)
◆無焦(2/3 快門)=>有焦(1/3 快門)
8. 投影法創作:
◆高色調背景
◆中光圈為主
9. 油畫創作:
◆毛玻璃效果
10. 背景紙創作:
◆漸層背景紙的使用
七、影像後製技巧:
看慣了荷花的自然形態嗎?如果熟悉Photoshop等影像處理軟體的使用,在此也提供一些影像後製調性的方向給各位朋友參考,除了以上長篇的拍攝技巧與方法之外,不妨也可以從影像後製方面著手,創造屬於自己的影像奇幻意境。
冷暖色溫混合、冷色調、高反差色調、黑白色調、雙色調、低彩度色調,或一些藝術效果,例如油畫、水彩、普普風等方式,都是可以嘗試看看的選擇方式
轉貼出處:http://www.fai.org.tw/classshow/classshow-2008lotus-word.htm
蓮花基本資料:
蓮花的用處:
|
|
許多人其實分不清楚「蓮花」、「荷花」、和「睡蓮」之間的差異。事實上,「蓮花」 就是「荷花」。只是「荷」代表的是花和葉的總稱,而「蓮」代表的則是蓮子的部分,也就是蓮花的果實。 但是蓮花和睡蓮就有很大的不同了!不論水位高或低,睡蓮的葉片緊貼著水面,花只短短伸出水不及一呎高,沒有蓮蓬與蓮藕。而蓮花的葉面在長成後,則會浮出 水面,形成立葉 並隨風擺盪著荷浪,荷葉面平滑有毛,不沾水,常見水滴如珍珠滾動於葉面。蓮花和睡蓮雖然同屬睡蓮科,但是兩者除了葉面不同,花心的相貌也不同,因此被分配為不同屬:蓮花屬於蓮屬,睡蓮則屬於睡蓮屬。 以上搜尋自奇摩知識家 |
荷花自古以來有「花中君子」的美稱,它的風骨和姿態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因此也是中國文化人心目中的自然楷模。而對於花卉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來說,荷花更是永恆的拍攝題材,與一般花卉相比,荷花確有獨特之美,無論是花是葉是蕾是莖都有其獨特韻味,甚
至是荷塘中的殘枝敗葉都會給人獨特的美感。用數碼相機拍攝荷花很有優勢,因為雖然荷花作為一種大型花卉,距離攝影者很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所以平時拍攝
都是遠遠地用長鏡頭來拍攝,在取景和構圖上會有一定難度,難免會有些不必要的內容被拍攝到畫面中。數碼照片在後期處理如修改小的瑕疵時會有很大的便利性,
因此便於得到更加完美的圖像。所以作為攝影者來說,用數碼相機拍攝荷花,一個是要遵循傳統攝影中的相關技巧,同時還要從數碼圖像本身的特點著手考慮到後期的加工和處理,這樣才便於得到與眾不同的效果:
1.充分利用葉片。荷花不但花朵漂亮,而且葉片也相當具有美感,所以在拍攝時候要充分利用葉片來構圖。以葉片為主角,在適當位置上安排花朵進行藝術創作。
為了達到比較簡潔的構圖,借助荷花碩大的葉片為主,讓紅花在畫面中畫龍點睛。這種場景根據葉片亮度曝光,就可獲得比較好的色彩還原。
2.保持背景的簡潔。荷花本身線條很簡潔,無論是花是葉片還是莖,都簡簡單單,不枝不蔓,所以在拍攝時要根據它的特點,做到以簡潔為主。往往是構圖越簡
潔,畫面效果就越好。一般可以通過選擇合適背景來達到目的。利用逆光時水塘邊樹叢陰影或者其他荷葉的陰影等都獲得以暗襯明的效果。若攝影者方便接近荷花,
還可在岸邊蹲下拍攝,將天空作背景,則可獲得淺色調背景效果。不過就數碼攝影而言,在考慮簡潔構圖的同時,還要將自己需要的內容安排得相對完整些,因為多餘內容可在後期修整去除,而在需要修改時發現內容殘缺再要彌補就比較麻煩了。
3.適當利用點綴物。在拍攝荷花時,常常可以看到有蜻蜓棲息在花上。其實蜻蜓荷花可以說是天生絕配,有了蜻蜓的點綴,荷花會顯得更加富有生機。發現蜻蜓時
不要快速靠近,最好預先將相機的曝光量等設定好,同時將焦距調節到長焦一端,然後逐漸靠攏。一旦蜻蜓受驚飛走也不要氣餒,可靜止不動在原地等待,因為蜻蜓等會兒還會飛回原來棲息的位置。看好了一個鏡頭後,你只要有足夠耐心,完全可能拍攝成功。有些人喜歡拍攝蜜蜂在花上飛舞的鏡頭,拍攝這樣的內容特別要注
意,蜜蜂在花上的位置和比例,因為荷花很大,蜜蜂很小,要是位置和形狀不恰當的話,弄不好給人的感覺像花上粘了垃圾一樣,反而不美。
4.花上灑水要科學。有些人喜歡在荷花上灑水,拍攝花瓣上凝聚著露水的鏡頭,其實,荷花的花瓣非常薄,盛開的花朵會因為水的重量而下沉,給人以衰敗的感覺,形象反而不佳。除了在含苞欲放的花蕾上可以適當灑水外,在花瓣上灑水效果未必好。荷葉其實根本粘不住水,你要是人工往上灑水只是徒勞,它馬上就滾落,
要拍攝到荷葉上「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鏡頭,只有在下雨後拍攝。如果當天晚上下雨,次日上午就可以拍攝到葉片上有水珠的鏡頭。
5.拍攝各種不同的「零部件」。拍攝荷花其實就是拍攝關於花卉自然形成的構圖,是拍攝荷花葉片、花蕾、蓮蓬等的不同組合。使用數碼相機的好處是你可以根據
自己的需要來拍攝各種不同的「零部件」,最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將它們整合成滿意的畫面。因為花卉攝影屬於藝術創作,完全可以放開手腳「移花接木」,達到源於
生活高於生活的效果。有心收集素材者可以有意識地拍攝一些相對獨立完整的葉片,造型符合需要的花朵以及各種形狀的花蕾、蓮蓬等,最好在拍攝時能注意到光線方向性,不要有雜亂的環境光,同時要注意避免將光線不一致的內容整合在一起,避免陰影及投影不協調等問題。有大量素材後,今後處理畫面就會有得心應手之感。
6.不要顧忌小缺點。自然生長的荷花往往很難做到十全十美,它們有時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小缺點,特別是荷花葉片因為各種原因常常會有不同顏色的斑點,小的摺痕破碎或者蟲咬的痕跡等等。要是以往使用傳統相機拍攝的話,即使其他內容很好,攝影者往往也會極力迴避這些缺陷而放棄拍攝。使用數碼相機拍攝就不必計較
這些缺陷,因為這些小缺陷後期用「橡皮圖章」作修改很容易。所以從傳統相機向數碼相機過渡的朋友特別要注意改變觀念,在取景拍攝時既要考慮拍攝時按動快門
的一次性成功率,也要考慮後期修改處理的因素,對於有把握修復的缺陷不必太在意,這樣你在拍攝時更加會有左右逢源的感覺。
7.關於測光和曝光。即使是使用數碼相機,在拍攝時同樣要講究準確曝光。一般來說,拍攝荷花有大場面、中景、特寫等,如果是拍攝大場面,可以按相機平均測光自動曝光,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紅色或粉紅色的荷花與葉片亮度差不多。拍攝中景時按相機指示問題也不大,據葉片亮度曝光,也可獲得相對準確的曝光;要是拍攝特寫,以花朵為主體,可以借助點測光或者中央重點測光功能,直接對花朵(除了白色花朵)測光,根據主體亮度來曝光效果就更好。在拍攝比較複雜的對象時,就要靈活處理。
8.靈活用光。有經驗的攝影者在進行花卉攝影時都很講究用光,而且大都喜歡使用逆光或側逆光等來表現花卉,這樣做固然不無道理。但是荷花的特性有點像向日葵,具有明顯趨光性,正面向太陽,所以花形好的一面往往是順光,而側光或者逆光時的花朵往往只能拍攝到花朵的側面甚至背影,光影效果好的花往往形態差些。
所以要在現場多方位觀察取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用光,不可強求。而且荷花是每天上午開得最旺盛,靠近中午時,花朵不是逐漸收攏就逐漸衰敗,下午幾乎看不到
盛開的荷花,因此看到形狀和光線合適的花就要及時拍攝,不要延誤時機,使用數碼相機只要有足夠的電源,完全可以在不斷拍攝的過程中不斷篩選好的素材。
9.利用微距拍攝細節。就一般普及型數碼相機而言,在使用長焦距拍攝荷花時未必比傳統攝影有更大優勢,因為一般有傳統相機的攝影者大都有200mm長焦鏡頭。而普及型的數碼相機到了相當於200mm焦距時,幾乎都已經進入了數碼變焦,顯然對成像質量有影響。因此要注意揚長避短,不妨多多使用微距來拍攝。只
要你與荷花有足夠近的距離,拍攝荷花的花蕊、花蕊上的水珠等細節特寫也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有些荷花的花蕊色彩很鮮艷,顏色為嫩黃、嫩綠、淺粉紅色等,相
當有特點。此外還可以對花瓣的脈絡等作精雕細刻的描寫,全方位地反映荷花之美。
10.注意個體和群體的表現。一般攝影者在拍攝荷花時往往只注意拍攝局部場景。拍攝最多的是花朵的特寫,拍攝中景就比較少了,拍攝大場景的就更加少了。其實表現荷塘的景色,就需要一些點與面結合的內容,因為像這樣的荷塘綠色具有特別的審美價值。如果攝影者有興趣的話,可以尋找一個拍攝點,利用一年四季的不同時候,拍攝下四個不同的畫面,一定會別有情趣。轉貼出處:http://maybe.idv.tw/redirect.php?tid=1540&goto=lastpost
以上圖片是我最近去新屋拍的荷花,下次再來一起學其他攝影技巧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