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櫻花季,延續每年的習慣,總要來去淡水走一趟,但是今年去晚了,櫻花也凋謝了大半,這次去過之後,我決定跟這個地方說再見,因為..............
此時是早上剛過9點.............................人山人海,這還不是最多人的時候喔下次如果還要來看來真的得一大早,很早很早的那種一大早啦......
因為這次沒有車,所以頭一次搭公車上山,在淡水捷運站對面加油站旁搭往北新莊的公車,等車+搭到目的地大概快50分鐘,因為8點多就開始塞車啦!
抵達目的地,眼見盛開的櫻花漸漸稀少,快往上走
來這麼多次,頭一次到寶塔上頭,遠眺風景,但是今天沙塵暴,能見度很低
天氣不好,今天拍的很差,請多見諒,拍完下山大概10點多,我們到淡水老街去走走吧!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處台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台灣大門,西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境內除淡水河口狹小平原外,泰半為大屯山陵所被覆。
今日的淡水鎮,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甚至是整個北台灣。關於「滬尾」這個名稱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原居於此的凱達格蘭族語之音譯;一說認為淡水從前有許多捕魚的石滬,在石滬尾端的村莊自然就叫「滬尾」了。而隨著港口的日漸發展,「淡水」的名稱也逐漸取代了「滬尾」。
商旅船舶的熱絡景象雖已不再,但走在淡水街道上,一座座洋式、閩式、日式的舊建築,彷彿都在訴說著小鎮的悠悠往事--從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進佔、西元1642年荷蘭人入侵,歷經清政府的統治,以及日據時代的歷史舊事。拜訪淡水,徒步悠遊是不錯的賞玩方式,中正路、真理街、重建街、三民街、清水街一帶,最能展現老街古風及各時期建築特色。遊客可搭乘往返淡水、八里及淡水、大稻埕間的渡輪,淡水河風情,盡收眼底。
一般所說的淡水老街,泛指中正路一帶(從渡船碼頭附近到與中山路交會口路段),含其周圍鄰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老街上零星可見一些局部保留舊建築趣味的屋舍,加上古董藝品店林立,更顯其古樸風味。沿街可欣賞精雕細琢的石藝、木雕作品,店家細心收藏多年的古董文物,飄逸優雅的詩詞字畫,以及各色裝飾藝品。看河、觀山、坐船,古老的遊趣一直延伸到現在,因有淡水河、渡船頭、漁人碼頭等景點,加上捷運的便利,讓淡水老街的媚力無人能擋。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因為太想吃了,手晃了一下
能見度真的很差,連八里都看不到
有點熱,吃冰消暑一下
待宰的乳豬
蝦捲與拉拉
在淡水的老街走著,悠閒的假日時光就這麼度過了,其實淡水能拍的東西真的很多,下次我還要來吃吃喝喝啦...................................